摘自2007年01月08日 自由時報 E2版
3Q不夠much 6個Q成就你的競爭力
文/吳恩文 圖/達姆
職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經濟情勢大好的時候,工作在搶人;在景氣低迷的時候,人在搶工作;這是大的潮流趨勢,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幾個「商數」(quotient),工作一族最好挑選幾個自身具備的「專長優勢」來發揮,若在某項商數具有致命缺點的人,恐怕也得認真思考,該如何「策略性」的管理這些缺點,至少不要成為絆腳石,如果可以在修正缺點的過程中轉化為學習成長的動力,至少,你不會成為職場裡頭的岌岌可危的後段班!
第1個Q
IQ智商
研究顯示,後天環境和教育常常可以左右智商的高低和個體差異,在社會普遍提升教育水平和自由開放後,提供了許多學習的管道,其實一般人都具備了基本生活與學習的能力;除非某些特殊的專精領域,需要較高的智商外,大部份的工作其實可以透過更好的學習來達成;而其實根據研究我們終其一生也只使用了大腦不到百分之一的容量;所以與其在乎我們的智商,還不如把更多力氣花在後面幾項商數。
第2個Q
EQ情緒商數
過去,情緒商數的討論比較著重在個人的情緒的管理,但絕大部份的職場都是由多數人組成的,而有人的地方,就有複雜的人際關係,落實到現代的職場應用,EQ最重要的兩個意涵和指標,應該是指「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前者強調和旁人合作時,能否透過和諧的人際關係處理及優缺點的互補,創造出超越個人數倍的效益;而後者則是考驗一個人能否在高度的工作壓力下,依然能夠穩健前進,且越挫越勇。
第3個Q
CQ創意商數
近年來,「創造力」常常被職場專家提及,那是因為現今環境變動劇烈,市場、消費者、和競爭態勢都是瞬息萬變,如果沒有好的創新能力,就隨時因為應變不足而被淘汰,同時「創造力」往往也決定了一個人的「整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兩個能力都要求一個優秀的員工可以跳脫現有框架思維,集合眾多資源,找到一個更具開創性的解決方案,這已經完全超越過去單一專業能力展現的企圖,對於那些一成不變的人來講,這是一項高度的挑戰。
第4個Q
SQ性靈商數
這個商數,指的其實是一個人內在本質的部份,例如道德、正直、和善、助人等德性,有時也加入更多對美學或哲學層次的討論,有時和我們所講的MQ(道德商數)有些許重疊的內容,這個內涵在現今急功近利的社會中,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因為當一切的努力都成就了我們社會和環境,就必須更深切認真的回頭去追溯這一切努力的源頭為何,如果當「人」的基本價值無法在商業社會中被彰顯時,人類的文明將不會如此平穩的發展下去。
第5個Q
LQ學習商數或領導商數
這個L可以解釋「學習」(Learning)或是「領導」(Leading),當然兩者內涵不同;「學習商數」其實遠遠大於第一項的「智商」,因為持續不斷的學習,不但可以彌補天生條件的不足,更可以應付深具挑戰的外在環境要求;而「領導」智商則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備願景、激勵、整合、挑戰等能力的全面指標,當然一個優秀的領導人,要先從「如何被領導」開始做起,光是這個「領導商數」就有可能涵蓋我們討論所有的「商數」內涵。
第6個Q
BQ美感商數
很多人把這個BQ解釋成「美麗」商數,但我寧可用更廣義的「美感」來詮釋,也許現代人時間有限,往往經由第一眼印象,便作了決策,因此,對一個快速推移,過目即忘的職場舞台,如何一出場即抓住眾人目光,讓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展現實力,往往是非常現實的課題;但是美麗的標準各人尺度不同,而「美感」的掌握,常常還反映出外表和身份職務能否妥切搭配的精準呈現,用現在流行的用語就是「專業形象」;只是要切記,過度的外表裝飾,最後可能會突顯專業及內涵的不足,而造成別人更大的失望;適當的儀容應該會讓你對自己更有信心,讓別人也更信任你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