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大拼盤〉圖/王孟婷
看了這次的投稿,發現產後憂鬱發生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新手媽媽「太緊張」,給自己太高的要求,所以多分享、找人聊都能幫助自己跳脫BLUE情境喔!
感謝生命線 救了我一把
〈及時求救〉文/及時雨(高雄市)
做月子時遇到一些很不開心的事,我天天以淚洗面,加上從沒照顧過小嬰兒,從來沒有這麼沮喪過,覺得自己變得很沒用。
一手包辦 搞得身心俱疲
〈老公發現〉文/烏奇(宜蘭縣)
常言道: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想當年,滿心歡喜地迎接第一個寶寶的到來,不服輸的個性使然,選擇了在家中做月子且「自願」挑起餵母奶的高難度挑戰,老公工作忙、婆婆不敢洗新生兒,因此除了吃的由別人準備外,一切全由自己動手。這對一個新手媽媽來說,確實是項大挑戰。因此快樂欣喜的心情,隨著小子的不受控制,日夜顛倒的睡眠,沒多久,我就「變面」了。
漸漸地,常莫名其妙的想哭、睡不著、討厭地不想去碰孩子……,總覺得為什麼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恨不得將他再塞回肚子裡。老公察覺到我的變化,每天都盡早下班回來陪我,抱著小子訴說他的優點,稱讚我如此厲害地自己處理了一切……,用他溫柔的心包裹著我憂鬱的稜角。
我怕娘家人擔心,總是報喜不報憂,先生工作忙,不想增加他的煩惱,更不希望他為難,也不習慣對好友抱怨,總以為沒權利要別人當我的情緒垃圾筒,所有的苦只能自己吞,壓力一直累積終將爆發,情緒down到低點的時候,甚至有尋短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就是最好的報復。
睡飽飽 自然沒煩惱
〈休息很重要〉文/Amy(台南縣)
三年前,我飽受產前、產後憂鬱症之苦。月子做完後,每當天亮時眼睛一睜開,心中馬上湧出一股想要自殺的恐慌感,慌什麼不知道,只知那時我是多麼不想見到天亮,跳樓的事可天天上演。
自殺的念頭沒有因為孩子長大而消失,反倒是我的心變得越來越殘忍,舉凡修理孩子的手段一一浮上來,以後的日子居然是自殺加上虐待孩子。
還好這種情況因為我上班後而改善不少。跟同事聊起這些事後,我釋放不少心情壓力,說開了大家都有相同的情況,都想一開始就要做一個100分完美的媽媽。尤其婆婆媽媽的一個小小關心,讓一個新手媽媽擔心這煩惱那,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好,不是個好媽媽!卻不知道自己沒睡飽沒睡好,哪裡會有好心情面對孩子?哪裡會有體力挑戰未來?迎向前方?
所以,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自己一定要偷偷的找時間休息,讓自己睡飽了休息夠了,那種憂鬱感很快的就會消失了。產後7個月我已經可以不再怕看到太陽,也不太會修理孩子,回頭想想那時,會發現那些歷程還真是很戲劇化。
主動分享心情 家人支持很重要
〈專業師也blue〉文/阿珍仔(屏東縣)
自己的職業常常會接觸到憂鬱症的個案,但對於他們,只能想像中的身同感受。
生產完後的一個月,因為自己是新手媽媽,在照顧嬰兒時常常有很大的挫敗感,婆婆常常會孩子哭了搶先抱,餵奶、換尿布一手包。於是,自己開始胡思亂想:覺得婆婆好像在嫌棄我的無能,且要搶走我的小孩;丈夫看到我變形的身材,一定開始不喜歡我等等……腦中有許多扭曲的想法,且常常會莫名其妙流眼淚。但一方面,因為自己專業背景的緣故,自己心中的警鈴大作,心想:莫非是得了產後憂鬱症?
於是,我開始打電話給周遭當過媽媽的朋友們或同行,了解她們生產完的心路歷程,發現幾乎詢問過的朋友們,多多少少都有相類似的經驗。於是,我開始釋懷,也逐漸調整自己的心態,慢慢的走出產後憂鬱的陰霾。
我發現,產後憂鬱的過程中,自己主動與他人分享是重要的,且家人應是扮演積極傾聽及正向給予支持的角色。而想法上的調整,應將個人問題常態化,也就是「原來並不只有自己有這樣的問題」,如此,問題就不會更專注在自己身上,也能像我一樣,跟產後憂鬱說byebye。
還好我打了那通電話,生命線的義工耐心的聽我訴苦並開導我,她說產婦哭的話眼睛會不好、有快樂的媽媽才會有幸福的寶寶,她還說當別人對我們不好的時候,我們反而要更堅強。我很感謝她,她對一個陌生人付出真誠的關懷,讓我感覺自己並不孤單。
產婦一定要適時抒解壓力,心念一轉,不再鑽牛角尖,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很痛苦的時候,不妨打諮詢專線給相關機構,拉自己一把,我常想,以後有機會的話,我也會當義工幫助別人,就像當初那位熱心的婦人一樣。
服用抗憂鬱藥 找回自己
〈不是妳的錯〉文/子舲(台中市)
很難想像超愛小孩的我,在面對我剛出生的女兒時,心情除了沮喪、愧疚、煩躁甚至對未來的絕望,竟無絲毫的喜悅。
看著女兒稚嫩白 的臉龐,心裡淨是想著:「我應該愛她,可是怎麼都沒有愛她的感覺?」因為愧疚與懷疑自己能否當個好媽媽,當女兒睜著好奇慧黠的大眼睛在探索這個世界時,映入眼簾的總是垂淚以對、眉頭緊皺的憂鬱媽媽。那時餵母奶餵得不得要領,常常在女兒的哭鬧聲中一餵就4、5小時,好幾次想拿藥物胡亂吃一走了之,甚至有一兩次,腦中竟興起拿枕頭悶死小孩的可怕想法。
後來在家人的陪伴與信仰的幫忙,再加上放棄餵母奶服用抗憂鬱藥,我走了出來,兩年後,我為女兒添了個弟弟。
這次,我是個幸福的母親!很想告訴有產後憂鬱的媽媽們:「會有產後憂鬱不是妳的錯,一定得告訴親人、朋友(甚或社福機構)你的感受,努力求援,讓他們能幫助你預防悲劇發生,這樣的Blue不會是永遠的,走出來當個快樂驕傲的媽媽,是我們送小孩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