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台北的美術館(北美館),顛覆了我對美術館的印象。
雖然,我也很久沒去台中美術館了!
『雙年展』?
一進去北美館,令人瞠目結舌的畫面。不錯,這是我所意外中的美術館。
二年一度的國際性藝術大展(導覽書還有中/英文版)。2008年台北雙年展是自1998年以來邀請藝術家最多的一年,也是辦理最盛大的一屆,共有來自26個國家47組藝術家與團體受邀參展。
依據策展的理念,本屆雙年展在全球化觀點上探討:台灣的都會轉型、外勞與非法勞工的處境、移動性、邊界、分裂的國家和微型國家、永久的戰爭情勢、生態浩劫、全球動盪與改變的機會等,各種與我們目前生活及生存密切相關的諸多議題。
本次雙年展展場更擴展到館外:建國啤酒廠、小巨蛋天幕、捷運電漿電視與忠孝新生站、中山美術公園、齊東街所實施的拆牆計畫。
哈…我相信大家看了以上(導覽書內容摘出),應該也是看的不是很清楚哩…不過,我相信大家在那種氛圍之下都能多多少少知道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意涵。以下將簡單的引用導覽書內容,將我所看到有趣的內容與大家分享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囉…展出時間為97/9/13~98/01/04真的十份的有趣…觀賞者能夠投入其中就能了解它背後想要傳達的意義。
1.畢卡索畫史達林/鬍鬚女的肖像
這作品包含一個錄項作品/手工製作書。畢卡索在史達林過世時所畫的追思肖像,當初畢卡索繪出這幅畫像並不情願,而且此繪製背景也不同當時的風氣。
作者以一種貌似正經的幽默來呈現藝術自由等等相關問題,反映了藝術家在面對作品的一些兩難困境。
(Anita:看完了錄項作品跟手工製作書,突然有一個全新的念頭歐~!就是對於婚禮製作PowerPoint有全新的想法哩…哈哈….Sally...算妳好運歐…張大師出馬肯定要妳是最special哩….)
2.《資本論》:愛情‧幸福‧健康的秘方
這是一個錄項作品。兩個女人相信共產意識型態可以在最終帶來伊甸園般的美麗結局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因此將《資本論》當成如水晶球般的工具,要求算命者用這個來算出她們的命運。作品探討人對於了解未來命運的永恆期望,也結合對於過去不可動搖的信念和意識形態。
(Anita:挖~這個真的太酷了,此我算命的經歷發現這個真的太酷了。影片中那算命師跟吉普賽人很像耶…ㄧ下子拿乾掉了蜥蜴…ㄧ下子拿龜殼…奇怪的東西都拿出來了…請對方想像問題之後…接著就隨手翻資本主義的書,還能很清楚的指出那一頁那一行,書本中引用的字句果真能跟發問者的問題有match到耶!這真的太妙了….)
3.秘密花園
第一次造訪台北的人應該會注意到隨處可見的「預防犯罪」的窗戶。作者將本地的傳統習慣帶進美術館裡面,而美術館是世界上受管制最多的機構之ㄧ。通常不願意在原建築物上增加任何東西,但作者破壞這種僵化的作法,把北美館隨處可見的厚重大玻璃變成「預防犯罪」窗戶。藝術家向日常生活借用此元素,在還給生活。
(Anita:其實那些window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完全感受不出它的與眾不同。不同於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環境生活、不同於住宅與展示館,因此,若你在北美館外部發現的這個屬於你家週圍的景象,千萬不要覺得習慣這個畫面。因為,你正在北美館。)
4. 救命球的相關紀錄
The Yes Men是一群文化惡搞的活躍份子,追求「身分修正」(Identity Correction)。他們主張「身分盜用是指有罪犯冒用你的身分去偷竊,但我們想『我們要瞄準那些最大的罪犯,在偷取他的身分,讓他們誠實一點』。」所使用的策略包括協擬、嘲諷、中介、駭客主義以及策略模糊。
(Anita:The Yes men此次參展的作品有兩個都非常的有趣,其中一個就是救命球。也許你會糊疑,什麼是救命球?!嗯嗯…這跟我當初被這個影片深深吸引的地方哩!當然,還有影片中所有的人。主要是因為The Yes men混入了一個正式的發表會裡,跟與會大眾介紹這個商業化產品具備什麼樣特色與使用目的為何?當然,一開始他們如同商人般用投影片介紹並播放介紹產品。首先,他們宣聲人們只要穿上這個救命球,不管你在那個惡劣的環境如:沙漠、海洋裏…你都可以平安並能獲的生命的延續。當你肚子餓的時候還能從球裏面伸出導管吸取植物的汁液獲得營養等成分。不過重點是此救命球就是在普通不過的一顆充氣球。當在場的與會人士被吸引的目光如同在看一場鬧劇般,還有人很正經的發問說:如果遇到危險跟困難的時候該怎麼辦?結果,The Yes men竟然請人在大家的面前表演…把頭縮進去救命球裡面去。那一幕真的笑死我了…是把大家都當作肖仔嗎?哈哈…就很像是之前yahoo拍拍裡,不是有針對喬登拖鞋《其實是藍白托在劃上喬登的logo》進行問與答嗎?!大家還真是捧場的一直問下去哩…真的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