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恩文
在一個由「人」所組成的團體裡,總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很多人在職場混久了常會感歎:「人際關係的處理往往比工作專業本身要重要,且困難得多。」但是幸運的人有貴人相助,一路平順,但有時難免「人紅遭嫉」、「樹大招風」,從好的方面來看,你一定是優秀過人而威脅到別人,才被當作攻擊目標,但畢竟多個朋友少個敵人,日子會好過些,如果能盡量避免「小人」的暗中傷害,對很多人來說,就是莫大的幸運了。
一般來說,來自於職場「小人」的傷害有大有小,有明有暗,但主要的形式有幾種:
小人愛用3招
1、黑函攻擊
這類傷害通常影響比較重大,也較具有針對性,有時還會涉及到法律責任等問題;這類黑函通常在多方爭取某個高層職務,或有重大利益衝突時,最常發生,許多公司也比較慎重處理這類事件,雖然有些公司面對毫無來源及署名的黑函會置之不理,不過多少會影響公司主管在考核或查證時的態度和信任基礎。
2、流言耳語
這類流言的內容可能針對公事或私事,尤其是在人際關係複雜或派系分明的公司裡,有些人習慣在別人背後道長短,有時經過第三手的加油添醋後,內容往往變得誇張離譜,到最後「積非成是」,難以理喻;甚至這些流言會在公司外面繞一大圈後才被你聽到,有時即使內容微不足道,但散布的範圍往往比你想像的要大得多。
3、刻意為難或不配合
前兩種小人步數,比較是屬於積極的攻擊作為,但其實在職場上還有很多並非是顯而易見的傷害,我也把它歸類為「小人作祟」,那就是「消極」不配合,例如不主動提供協助或刻意逃避責任,更嚴重的「技術杯葛」,像是故意拖延配合,利用職權惡意找麻煩等等,都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小人」。
應對自如4原則
面對職場上可能的偏見,惡意傷害或權力鬥爭,要有心理準備,並非你單方面想要息事寧人就可以避免,有些原則必須平日時時注意才行:
1、圓融的人際關係及高EQ
好的人際關係,有時是權力鬥爭開始前一個不錯的防護金鐘罩,但一旦被當作攻擊目標時,也要冷靜面對,不要太過情緒化,讓狀況更糟,反而掉入對方的陷阱;高EQ的處事原則,可以讓對方的一拳像是打在沙包上而毫無作用,因為,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能否被別人傷害,如果你本身就有一顆開朗包容的心,其實別人也很難傷害到你。
2、對事不對人,減少樹敵
平日作為及公事往來,不同部門意見不同的爭執在所難免,但要切記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對事不對人」,拿掉自己的主觀判斷和成見,才能讓對方知道你是以公事為主,而非私心作祟,這樣可以減少樹敵的機會;久而久之,同事知道你的作為及行事原則,就不會懷疑你有任何偏見或私心,即使發生衝突,也可以透過理性的討論和溝通來解決,而這是和同事之間建立信任基礎的一個重要過程。
3、提早澄清流言誤會
一旦在職場上聽到任何風吹草動,或不利自己的流言耳語,應該要主動澄清說明,或要求聽到的同事不要繼續轉述,以免小小的誤會最後成了難以挽回的誤解,千萬不要態度模稜兩可,讓人以為你是默認;當然,如果你不希望受到傷害,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有聽到類似對別人惡意的攻擊,你也應該拒絕轉述,避免成為別人利用的棋子,這也是現代職場中應具備的基本道德。
4、以專業及績效服人
如果一切的傷害都難以避免,我也鼓勵大家應該放寬心,畢竟「日久見人心,路遙知馬力」,一些虛偽不實的謠言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也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如果你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別人一次兩次無謂的傷害;只要你的專業技能沒話說,績效也證明工作能力,好人總是不怕沒有機會出頭,就算情勢糟到在這家公司待不下去了,相信你也可以輕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所以,你必須時時以自己的專業自許,因為小人的傷害可能是一時的,只有能力和專業是永久的。